| Fischer-Tropsch合成 |
| 李智渝; 沈俭一
|
| 1992-04-30
|
发表期刊 | 化学通报
 |
ISSN | 0441-3776
|
期号 | 04页码:13-16 |
摘要 | <正> 用一氧化碳和氢气为原料合成烃类的方法称为Fischer-Tropsch(F-T)法。它起源于20年代的德国,二次大战期间,德国曾发展到年产70万吨燃料油的规模。50年代,南非的Sasol-I投入运行,年处理煤达350万吨。此后由于石油化工的蓬勃发展,F-T法被冷落了 |
关键词 | 链增长
亚甲基
中间体
碳原子数
Fischer-Tropsch
分子筛催化剂
|
DOI | 10.14159/j.cnki.0441-3776.1992.04.003
|
URL | 查看原文
|
收录类别 | 北大核心
|
语种 | 中文
|
原始文献类型 | 学术期刊
|
文献类型 | 期刊论文
|
条目标识符 | http://ir.library.ouchn.edu.cn/handle/39V7QQFX/134670
|
专题 | 国家开放大学江苏分部
|
作者单位 |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;南京大学
|
第一作者单位 | 国家开放大学江苏分部
|
第一作者的第一单位 | 国家开放大学江苏分部
|
推荐引用方式 GB/T 7714 |
李智渝,沈俭一. Fischer-Tropsch合成[J].
化学通报,1992(04):13-16.
|
APA |
李智渝,&沈俭一.(1992).Fischer-Tropsch合成.化学通报(04),13-16.
|
MLA |
李智渝,et al."Fischer-Tropsch合成".化学通报 .04(1992):13-16.
|
除非特别说明,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,并保留所有权利。
修改评论